- 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当局取消了 800 多个注册种子因假冒
- 专家指出,中国的农业部门高度分散,在种子创新商业化方面的记录薄弱。
当凌芬俯身在她的市场摊位上展示丰富的西红柿时,她耐心地向顾客解释她的产品定价高的原因。
“在上海市中心,菜贩 Ling Fen 自豪地描述她摊位上的西红柿,并向一位顾客解释说,‘这个品种来自荷兰。它更甜、更软、更多汁。虽然你可能会在其他地方遇到卖家 声称有类似的西红柿,我可以向你保证我的是真实的。
中国市场上假冒番茄品种的流行情况仍不确定,但 Ling 的销售宣传凸显了政府、种子公司和农民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自 2021 年以来,解决假种子流通问题一直是农业农村部的重点工作,当时它根据政府的“种业振兴计划”启动了“市场清理”行动。
今年2月,农业农村部透露,过去两年有800多份登记的农作物种子因假冒热门品种而被注销。 中国政府现在强调种子行业生物技术进步的必要性,以加强粮食安全,由于与美国及其盟友的关系紧张,这已成为一个更加紧迫的问题,其中许多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以及 乌克兰持续的冲突。
专家指出,中国的农业部门高度分散,种子创新成功商业化的历史薄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实施了一种称为植物新品种权(NPV)的制度,该制度为新作物品种提供知识产权保护。 2021 年,政府通过修订后的种子法引入了实质性衍生品种 (EDV) 的概念,在加强对育种者 NPV 权利的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些EDV被认为缺乏创新,此次修改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国对真正种子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
四川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副教授袁嘉解释说,“中国几乎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创新创业的呼声,而在种子领域,这种呼声似乎更为迫切 ” 他进一步强调,如果假冒种子问题在没有适当干预的情况下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种子技术创新者的回报减少。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全国农业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了种子育种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中国农业生产的两个“关键点”之一的重要性。 然而,正如袁所指出的那样,现实是中国市场充斥着劣质和假冒种子,这对农业生产力产生了不利影响,阻碍了国内种子创新。
袁警告说,如果假冒种子的泛滥继续放任自流,将损害种子技术创新的回报,最终阻碍该行业的整体发展。 上海威尔斯种业副总经理沉若刚进一步补充说,该行业目前由众多忽视自主研发投入的小型育种者主导。
沉解释说,许多育种者倾向于寻找受欢迎的品种,如果找不到原始种子,甚至会求助于三手或四手种子,导致市场上同一品种有多个名称。 国有企业中国种子集团公司总经理宋伟博进一步透露,在该行业众多的育种者中,只有 15 家净资产超过 10 亿元人民币(1.453 亿美元)。
沉承认,虽然种子清理行动开展以来有所改善,但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他指出,中国市场广阔,政府很少采取积极措施打击假冒种子。 此外,许多中国农民缺乏辨别不合格种子的能力。 然而,沉提到,他的公司去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支持的作物育种者,通过增加研发投资来响应政府的创新号召。
农业农村部已采取措施巩固种业,发布了“全国种业形成”名单,其中包括种植业 69 家、畜禽业 86 家和水产养殖业 121 家。 沉表达了对政府支持和植物新品种 (NPV) 权利的信心,并指出领先公司更加积极地追求自己的技术,因为他们通过法律保护免受侵权来保证商业利益。
“我们的任务是提高蔬菜的质量,以与国外的蔬菜竞争,这些蔬菜通常以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卓越口感和韧性而闻名,”这位蔬菜育种者说。 “例如,国产的小葱和西兰花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落叶,而进口的则不会。”
农业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农作物种子贸易逆差3.5亿元,主要原因是蔬菜需求。
尽管中国在水稻和小麦生产方面可能有一些优势,但在玉米和大豆等油料作物方面落后于全球领先者。 据湖北省种子局官员称,正如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所述,这两种作物在中国的产量仅为美国的 60% 左右。
为促进高产种子的发展,北京通过去年 3 月生效的种子法修正案加强了对植物育种者权利的保护,以与国际标准接轨。 法律引入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本质衍生品种 (EDV) 的概念,它指的是主要衍生自另一个品种的品种。
根据大多数欧洲国家和北美的规定,新规定规定,未经原品种知识产权持有人同意,企业不得商业发布EDV。 从历史上看,EDV 的流行一直是中国种业的一个重大弱点。 然而,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知识产权专业副教授杨树兴所强调的那样,当局现在正在努力通过阻止育种者对现有品种进行微小修改来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他比较了一位著名作家的小说和一位不知名作家的续集来说明他的观点。 “你们觉得金庸的《天龙八部》和无名小卒的续集哪个更好?” 他说,指的是中国著名的武侠小说。 “后者可能有其独特之处,但缺乏前者的创造力。购买 EDV 的农民可能会在田间发现它们令人满意,甚至产量更高。因此,EDV 并没有被禁止。但是,如果公司希望 为了开发 EDV,他们现在需要向原始品种的所有者支付费用。这条规则可能会让他们意识到这笔费用是不值得的,并鼓励他们转向独立研究。”
杨指出,尽管许多依赖 EDV 的中国种子公司最初反对该修正案,但他认为,从长远来看,这最终将为该行业带来重大利益。 正如官方数据所反映的那样,已经有迹象表明育种者的意识有所提高。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属报纸《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在过去十年中,根据 NPV 法向中国法院提起的新纠纷数量大幅增加。
据《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从 2013 年到 2021 年,根据 NPV 法提起的纠纷数量每年持续增长 13.5%,仅 2021 年就提起了 549 起案件,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 88% 以上。 前一年。 农业部行政管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认为,这一增长反映了人们对自身权利商业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对保护的需求不断增加。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策顾问指出,虽然近年来学术机构申请植物新品种和农业专利的新知识产权有所增加,但将这些创新商业化仍然是一个挑战。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一旦科学研究项目完成,他们的工作就完成了。他们可能并不关心将研究结果商业化,而只是专注于通过研究论文获得资金和认可,”他解释道。 “在某些情况下,公司派代表参加有关大学研究成果的研讨会,后来发现市场上出现了相同的技术,但他们没有参与。”
“学术机构的赔偿成本往往高得令人望而却步,而窃取技术的公司的潜在利润超过了他们可能收到的罚款,”他指出。 “违法成本低导致人们普遍愿意从事盗窃,这反过来又使大学的研究人员不愿与企业合作。”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需要一个第三方平台来促进种子创新的商业化和更稳定的实验室人员配置,让研究人员能够将更多时间投入到长期研究项目中。
四川大学的 Yuan 表示,全球种业目前由全球巨头主导,而中国主要由研究能力和创新资金有限的小公司组成。 袁强调,该行业需要进行并购以整合资源并优先研发(R&D)。 他补充说,“没有自主研发能力,长期与他人竞争是不可持续的。”
袁指出,由于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种子领域的海外收购机会可能很小。 他说:“就算你有经济能力,人家愿不愿意卖给你也是个问题。”